基本實驗步驟:
(1) 細胞準備。對單層生長細胞,在傳代培養(yǎng)時,將細胞接種到預先放置有處理過的蓋玻片的培養(yǎng)皿中,待細胞接近長成單層后取出蓋玻片,PBS洗兩次;對懸浮生長細胞,取對數(shù)生長細胞,用PBS離心洗滌(1000rpm,5min)2次,用細胞離心甩片機制備細胞片或直接制備細胞涂片。
(2) 固定。根據(jù)需要選擇適當?shù)墓潭▌┕潭毎9潭ㄍ戤吅蟮募毎芍糜诤B氮納的PBS中4℃保存3個月。PBS洗滌3×5 min.
(3) 通透。使用交聯(lián)劑(如多聚甲醛)固定后的細胞,一般需要在加入抗體孵育前,對細胞進行通透處理,以保證抗體能夠到達抗原部位。選擇通透劑應充分考慮抗原蛋白的性質(zhì)。通透的時間一般在5-15min.通透后用PBS洗滌3×5 min.
(4) 封閉。使用封閉液對細胞進行封閉,時間一般為30min.
(5) 一抗結(jié)合。室溫孵育1h或者4℃過夜。PBST漂洗3次,每次沖洗5min.
(6) 二抗結(jié)合。間接免疫熒光需要使用二抗。室溫避光孵育1h.PBST漂洗3次,每次沖洗5min后,再用蒸餾水漂洗一次。
(7) 封片及檢測。滴加封片劑一滴,封片,熒光顯微鏡檢查。
(一)細胞準備
用于免疫熒光實驗的細胞可以是直接生長在蓋玻片上的貼壁細胞,也可以是經(jīng)過離心后涂片的懸浮細胞或者是將取自體內(nèi)的組織細胞懸液離心后涂片。貼壁良好的細胞一般在培養(yǎng)時直接放入coverslips讓細胞生長在其上即可,盡量避免使用貼壁性能不好的細胞進行免疫熒光實驗,以免后續(xù)的漂洗操作引起細胞脫落。少數(shù)實驗需要使用這類細胞或者懸浮細胞進行免疫熒光觀察,建議使用細胞離心甩片機制備細胞片或直接制備細胞涂片。
(二)固定和通透
除研究細胞表面抗原或不穩(wěn)定抗原可不固定外,一般均應固定。固定的目的有三:
①防止細胞從玻片上脫落;
②除去防礙抗原-抗體結(jié)合的類脂;
③使標本易于保存。
標本的固定原則是:
①不能損傷細胞內(nèi)的抗原;
②不能凝集蛋白質(zhì);
③應保持細胞和亞細胞結(jié)構(gòu);
④固定后應保持通透性,以保證抗體自由進入所有細胞與亞細胞組分與抗原結(jié)合。